信息公开-浙江兴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开盛化工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现将《浙江开盛化工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浙江开盛化工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十五路

联系人:阮关孝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建设项目名称:无醛固色剂2500t/a、复配渗透剂等11种助剂6500t/a 、洗涤剂300t/a、环保型染料混拼2000t/a

建设项目内容:本次评价范围以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场所以及过程等为准,主要包括生产车间(丙类)、甲类仓库、丙类仓库一、丙类仓库二、污水站、配电室、消防循环泵房、消防循环水池、事故应急池、辅助用室(浴室、厕所等)、生产管理用房等。

三、 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时间,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人员分工

姓名

职称

建设单位陪同人

沈立峰

负责人

现场调查人员、时间

金嘉敏、倪建波  2019-6-11

采样、检测人员、时间

倪建波,唐晶晶,陈恩光  2019-06-11至2019-06-13

四、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根据用人单位的工艺特点,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的有关规定,确定用人单位的检测项目共8项,分别为:

化学有害因素:其他粉尘(过硫酸铵)、氢氧化钠、染化料粉尘、碳酸钠;

物理因素:噪声。

无醛固色剂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物料过硫酸铵已列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但国内尚未颁布职业接触限值和职业卫生检测标准方法,故本次按其他粉尘进行检测与评价。

染料混拼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活性染料、分散染料目前虽未列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国内也未颁布职业接触限值和职业卫生检测标准方法,但其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本次评价根据《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212-2008)中附录D,对其按有毒染化料粉尘进行检测,并识别其危害,不作评价。

本次现场检测期间,固体助剂生产岗位经市场订单原因未生产,故未对其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由上述检测结果可知,用人单位各岗位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要求。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参数等特点设置了较为完善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措施,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20571-2014)等标准规范的要求。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基本履行了职业卫生管理职责,指定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配备了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了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职业病危害告知、应急救援、防暑降温等职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五、评价结论与建议

结论: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用人单位行业分类为C2661,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的规定,并结合用人单位采用的原材料、主要生产工艺和产品等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定性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建议:

用人单位在平时工作中,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及时整改:

1)根据本次检测结果,染料混拼投料口上方的局部排风罩控制风速不符合要求,应按照《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的要求,其控制风速不小于1.2 m/s。

2)在固体助剂放料口设置的局部排风罩距离放料口产尘点位置过远,影响除尘效果。应根据生产实际进行改进,其罩口位置、形式应与危害物质发生源相适应,并按照《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要求设计控制风速。

3)定期对固体助剂、染料混拼生产岗位设备及地面积尘进行清扫,防止二次扬尘危害。

4)将用完的物料空桶及时清理出工作场所,以减少桶内有毒有害物质的挥发对岗位工人的影响。

5)补充职业卫生公告栏内容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6)根据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补充完善相应的职业卫生台账记录。

六、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

 

2021092217171799.jpg

上一条:浙江东进新材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下一条:浙江聚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