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浙江兴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绍兴环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年产50万套电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现将《绍兴环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年产50万套电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建设位(用人单位):绍兴环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绍兴滨海新城海东路331号(环普产业园)8幢

联系人:陆兴海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建设项目名称:年产50万套电气设备项目

建设项目内容:拟建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见表下表:

序号

评价单元

车间或建筑物名称

层数

建筑面积

主要工程内容

1

生产

单元

生产车间

2层

5448.08m2

厂房1楼主要布置有剪板、成型、冲压、折弯、电焊、打磨、抛丸、喷塑、激光切割、铝合金门窗制作等工序,车间西北、东北角分别布置厕所、浴室,配电房位于车间西面。

厂房2楼主要布置有喷塑、组装、调试等工序,北面还布置有仓库,车间西北、东北角分别布置厕所、办公区

2

辅助

生产

单元

办公区

/

40m2

行政办公

3

配电房

/

20m2

厂房用电

4

厕所

/

10m2

辅助用房

5

浴室

/

10m2

辅助用房

 

三、 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时间,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人员分工

姓名

职称

建设单位陪同人

陆兴海

老板

现场调查人员、时间

倪建波、金嘉敏  2018.8.20

采样、检测人员、时间

/

四、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生产过程中存在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1)粉尘:铁及其化合物粉尘、电焊烟尘、聚丙烯粉尘、铝合金粉尘;

2)化学因素:锰及其化合物、二氧化氮;

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紫外辐射、激光辐射。

五、评价结论与建议

结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0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规定,对拟建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生产过程中存在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粉尘:铁及其化合物粉尘、电焊烟尘、聚丙烯粉尘、铝合金粉尘;

化学因素:锰及其化合物、二氧化氮;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紫外辐射、激光辐射。

拟建项目建设期施工活动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矽尘、电焊烟尘、水泥粉尘、木粉尘、其他粉尘等)、化学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沥青烟、煤焦油、臭氧、锰及其化合物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工频电场、紫外辐射等)。

2)拟建项目拟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及拟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3)拟建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4)拟建项目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拟建项目在类比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和补充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管理措施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为操作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并对新员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及时发现和预防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的发生。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基本执行了我国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有关规定。拟建项目在今后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中,将拟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本评价报告中提出的补充措施建议予以落实,预计项目建成后,拟建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可以满足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的要求。

建议:

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经费应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设单位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立专人负责对项目建设、施工期间的职业卫生进行管理,报职业健康安全部备案。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为职业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施工经理为直接责任人,施工队长、班组长是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施工队、本班组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应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急救预案,报拟建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备案。

2)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管理内容,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防控措施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不产生或少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配备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应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必须保证选型正确,维护得当。建立、健全个人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建立发放台账。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加强施工过程职业卫生管理和教育培训。可能产生急性健康损害的施工现场设置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识、紧急撤离通道和泄险区域等。

3)用工单位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4)施工作业现场具体防尘、防毒、减振降噪、防高温等措施可参考《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执行。

5)另外,施工过程可能雇佣临时工或存在工程外包,应根据相应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做好临时工或外包工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6)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当向建设单位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及施工过程中职业病防治总结报告,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向建设单位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工程监理及施工过程职业病防治监理总结报告。

六、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2018年8月25日,绍兴环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对《绍兴环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年产50万套电气设备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送审稿)(编号:浙江兴达【职评】第2018060号)(以下简称《预评价报告》组织了专家评审。评审会由建设单位主持,聘请了3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见签到单)。专家组在听取了建设单位对该项目的相关介绍,以及评价机构对《预评价报告书》的汇报,专家组审阅了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经讨论形成如下专家组评审意见:

一、专家审查总体意见

1、评价机构资质和能力符合;

2、《预评价报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3、《预评价报告》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工艺设备、技术材料等描述较完整、准确;

4、《预评价报告》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与分析,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评价较全面、客观、准确;

5、《预评价报告》对拟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的分析、评价与建议正确;

6、《预评价报告》对拟设置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及有关制度建设的评价和建议基本符合要求;

7、《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建议较合理,基本能满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要求;

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类型判定准确,评价结论正确。

二、《预评价报告》的专家修改建议

1、细化生产工艺、车间布局的描述与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2、细化喷塑、打磨、电焊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

三、评审结论

专家组同意修改后通过该《预评价报告》,技术服务机构应根据专家组提出的上述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修改后的《预评价报告》经专家组组长签名认可。


上一条:浙江世仓智能仓储设备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自动化立体仓储货架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下一条:绍兴市上虞东凌加油站有限公司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